
电铸光阑加工是一种基于电沉积原理的精密制造技术,通过电解作用在模具表面沉积金属层,最终获得与模具凹凸结构相反的高精度光阑元件。以下是电铸光阑加工流程的详细介绍:
一、电铸光阑加工基本原理
1.电极设置:以导电原模(如金属或非金属模具)为阴极,电铸材料(如镍、钴合金)为阳极。
2.电解液作用:将电极浸入与阳极材料相同的金属盐溶液(如硫酸镍溶液)中。
-电流驱动:在直流电作用下,阳极金属原子溶解为离子进入溶液,并在阴极原模表面沉积,形成金属层。
3.分离成型:当沉积层达到预定厚度(通常0.05~0.18mm)后,分离原模与电铸层,获得最终产品。
二、电铸光阑加工流程
电铸光阑加工需经过多道精密工序:
1.原模准备:
-设计并制作非金属(如PVC塑料)或金属(如铝合金)原模,表面需净化处理。
-非金属原模需导电化(如镀导电层),金属原模需钝化处理。
2.电铸光阑前处理:
-抛光:用金相砂纸打磨原模表面,确保平整度。
-清洗:超声清洗去除油脂、灰尘等杂质。
-浸蚀:用硝酸或氧化铁-硫酸溶液浸蚀,增强表面活性及结合力。
3.电铸过程:
-分层沉积:先电铸薄铜层(约0.1mm)增强结合力,再电铸镍钴合金至目标厚度。
-参数控制:严格调控电流密度、温度及时间,确保沉积均匀性。
4.后处理:
-衬背加固:对电铸件进行机械加固,提高稳定性。
-脱模清洗:分离原模与电铸层,清洗残留电解液。
-热处理:消除内应力,提升电铸层塑性。
三、电铸光阑应用领域
电铸光阑片因其高精度及复杂结构加工能力,广泛应用于:
1.光学仪器:显微镜、望远镜、激光器中控制光束形状、大小和方向。
2.半导体设备:光刻机、蚀刻机中用于精密光路控制。
3.航空航天:卫星、航天器光学系统中实现高精度光束调制。
4.生物医学:内窥镜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(OCT)设备中提升成像质量。
四、电铸光阑技术优势
1.高精度复制:
-孔径精度达±0.003mm,位置偏差±0.010mm,表面粗糙度<0.001mm,满足极端精度需求。
2.材料性能可控:
-通过调整金属种类(如金、银、镍)、电解液配方及工艺参数,可定制机械强度、反射率等性能。
3.复杂结构加工:
-可制造大面积(直径达数米)及三维复杂结构光阑,适应多样化光学设计。
4.耐用性与稳定性:
-电铸光阑片耐磨损、耐腐蚀,延长光学仪器使用寿命,尤其适合恶劣环境应用。
5.成本效益:
-设备投资相对较低,加工余量小,材料可回收利用,降低生产成本。
下一篇:金属蚀刻加工厂家如何挑选上一篇:光学编码器
相关资讯
- 2012-05-26日本电器产业“断臂裁员”能自救?
- 2012-03-17蚀刻标牌的应用
- 2012-05-26国内国际新闻大事解读
- 2012-03-17金属蚀刻的各种方法
- 2012-05-23镍下降 不锈钢出口价钱终于放松了
- 2025-06-18为什么要选择掩膜版电铸加工
- 2025-06-18高精度蚀刻加工厂家如何筛选
- 2025-06-17金属蚀刻加工厂家如何挑选
- 2025-06-17电铸光阑加工流程
- 2025-06-16蚀刻加工网技术解析与应用全览
